
(original from: http://www.mdidea.com/products/proper/proper059.html)
米胚芽油,又稱米糠油,講究一點的稱作玄米胚芽油(玄米,或稱糙米,就是含有米糠和胚芽的非精製米)。介於米殼(hull)及白米(white rice)之間的就是糠層(bran),糠層包含米糠(rice bran)及米胚芽(rice germ)。稻米60%~70%營養成份聚集在米糠及胚芽當中,約1.5%~2%的含油量,富含蛋白質、脂質、饍食纖維、維生素等。
米胚芽油除了中性油脂及游離脂肪酸之外,更含有豐富的不皂化物,例如米胚芽中特有的γ- 穀維素(γ-Oryzanol)、植物固醇、維生素E、角鯊烯。
mandafre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通常皂友們想要做出綠色的皂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酪梨油
想做嬰兒皂?………..酪梨油
想要保濕一點的皂?………..酪梨油
有修護功能的油?………..還是酪梨油
揪~~竟為什麼酪梨油讓人有以上聯想?
小鳶做了一點功課 跟大家分享討論一下
大部份植物油是由果實種子榨取製油 但是酪梨油胞卻是藏在黃綠色的果肉中
有種特殊氣味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及維生素E 除了保養肌膚頭髮之外
同時也是很好的食用油 適合作為動物性脂肪的替代攝取
以下是第一道榨取酪梨油及橄欖油組成份比較
下面有很多說明需要借助這張表:
成 份 |
酪 梨 油 |
橄 欖 油 |
葉綠素 (ppm) |
40-60 |
4-6 |
總維生素E (mg/kg) |
40-60 |
100-150 |
油脂組成(%)
|
棕櫚酸 16:0 |
12.5 - 14.0 |
8.6 - 12.9 |
棕櫚油酸 16:1 |
4.0 - 5.0 |
0.3 - 0.7 |
硬脂酸 18:0 |
0.2 - 0.4 |
2.1 - 2.8 |
油酸 18:1 |
70 - 74 |
77.0 - 82.6 |
亞麻油酸 18:2 |
9.0 - 10.0 |
4.6 - 7.5 |
alpha-亞麻油酸 18:3 |
0.3 - 0.6 |
0.5 - 0.7 |
花生酸 20:0 |
0.1 |
0.0 - 0.6 |
鱈油酸 20:1 |
0.1 |
0.0 - 1.4 |
首先來看葉綠素 酪梨油的葉綠素含量明顯比橄欖油多很多
葉綠素(還有一些葉黃素)是未精製酪梨油呈現深綠色的原因
也因為有葉綠素的緣故 能夠吸收某波長的光線進行光敏感氧化反應
產生氧化物影響酪梨油的氧化穩定性
所以 記得酪梨油要避光保存唷
酪梨油中游離的脂肪酸不多 且含有多達1.5%的非皂化物
像是角鯊烯 維生素E 維生素E能幫助細胞膜及胞漿脂蛋白對抗自由基
另外有研究指出酪梨油的非皂化物中有種能夠抑制 lysyl oxidase 的物質
lysyl oxidase作用為促進膠原蛋白中離胺酸及羥基離胺酸的氧化解胺作用
幫助膠原蛋白纖維之間的交錯連結
抑制 lysyl oxidase或許可在傷口或燒燙傷部位打開一些區塊幫助傷口修復
也難怪芳療領域很早就視酪梨油為對粗荒肌膚很好的基底油
再來看酪梨油跟橄欖油的油脂組成比較
兩者主要都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居多 尤其是油酸
橄欖油的油酸含量應該是數一數二的 酪梨油也相去不少
有些前輩會說製皂時橄欖油跟酪梨油可以互相取代 應該是這個原因
找到的資料是建議做皂的酪梨油比例從20-72%都可以
當然比例越高成皂就越軟 以我的經驗22%酪梨油的特性就已經顯現出來
使用起來泡沫綿密 清洗後肌膚感到光滑柔嫩 洗感榮登第一名
雖然我是易長粉刺的膚質 不過我沒辦法確定酪梨皂是否會致粉刺
因為造成粉刺的因素實在太多了(痘肌人的煩惱
偏偏我又愛當夜貓子 喵~)
打那麼多 其實我還是很想講一句........
手工皂的本質在於清潔 個人不主張一塊肥皂能夠擁有十八般武藝的特殊功效
除非已經非常確定添加的成份不會受到強鹼影響
(最近被唸說我的文章都沒寫到有什麼功效 有感而發阿)
女孩兒很容易因為文案寫說這可以美白保濕兼抗痘而心動萬分
不是因為我的皂做不到才這樣說 而是因為肥皂泡沫停留在皮膚上的時間才多久?
況且經過皂化之後原本的成份還留下多少才是我們要思考的
我的理念手工皂只要能溫和地洗淨 讓所有油污髒垢隨著流水消逝在排水孔
洗後不乾不澀 不增加環境的負擔 就是好的手工皂
想要吸收更多植物油的精華? 做成保養品比較實在些
mandafre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mandafrees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